思品教研组工作总结
总结就是把一个时段的学习、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,它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,发扬成绩,不妨让我们认真地完成总结吧。总结一般是怎么写的呢?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思品教研组工作总结,仅供参考,欢迎大家阅读。
思品教研组工作总结1本学期,教研组在学校领导下,继续以课堂教学为抓手,二期课改实验探索为突破口,认真实施新教材,中学各上了区公开课,为推广运用新教材起到了“春风化雨,润物细无声”的作用。
一、 更新观念,走进生活,走进社会。
生活是学生了解社会,认识社会的起点,也是学生经验的主要来源。我们根据学生特点,从他们身边的生活实际,社会现象出发,由近及远,由浅入深,由表及里,有感性到理性,引导学生多角度、多层面观察社会生活。这样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,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,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。
二、 在“做”中学,在合作中成长。
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活动,是有效实施道德品质教育和社会知识教育的客观要求。本学期,我教研组强调拓展课堂的内涵,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各种活动,承担一定的脚色,在做中不断领悟、感知,在做中培养社会生活能力,发展个性品质,体验道德准则并规范自身的行为。
三、 抓住时代契机,有机整合教材。
总之,本学期,教研组深入学习新教材课程标准,领会新教材教学目标及课程理念。改变传统模式,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模式,从活动中感悟体验,积累了一定的经验。教研组全体人员群策群力,特别是执教教师更是忙的不亦乐乎。备了一稿又一稿,试了一次有一次,课件做到深夜。在他们的努力下,三节课都上得较成功,受到区同行的赞扬。同时还与兄弟学校进行校际交流。试点班教师承担教案撰写工作,总结积累成功经验。并积极配合区教研室开展思品教学调研。
思品教研组工作总结2教研组是学校落实教学工作,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,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基地,是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组织学期已到尾声,回顾这一学期的教研组工作,收获多多。在我们社会思品组14位教师的共同努力下,“学为中心”的课堂改革,不管从理念的更新还是教学实践,我们都取得了一定成绩。
一、进一步落实教学常规
1、以“导学案”为载体,深化“有效备课”,促进学生有效学习
继续以“导学案”的助学问题(任务)设计为重点,突出核心知识梳理、核心问题设计和板书设计,通过提高备课质量促进学本课堂效率的提高;开展新授课、复习课、讲评课等不同课型的“学为中心”教学研究,努力实践“学本课堂”。
2、严格抓好平日的教学常规工作,从上课、批改作业、能力训练入手,提高教学质量。
3、加强备课组活动,提高校本研训质量
以备课组为单位,通过“独立备课——备课组集体磨课——教研组研讨”的形式开展校本研训活动,提高校本研训质量。这学期林思思老师的优质课评比,潘筱红、林思思老师的一师一优课都是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研讨,吸取集体的智慧。
以备课组为单位,加强对试卷的研究,提高命题质量,完善对资料的收集、整理和交流,提高教学质量。
二、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,提高教师的专业学科素养
1、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,更新教学观念
通过“12学时培训”、市历史与社会“疑难问题”解决等上级部门组织的培训活动,学习“学为中心”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,更新教学观念,强化问题意识,提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;
2、以“学科素养提升”“论文评比”“命题评比”“一师一优课”“赛课”等活动为依托,促成全组教师全面提升专业素养。
与课堂教学相关的必须组织集体磨课活动,优质课评比,命题竞赛,赛课活动,尽量发挥集体智慧,力争出精品。
3、通过与其他学校的联合教研,展现优点发现不足,促进进步。
4、重视阅读,通过阅读、交流开拓知识面,提高专业人文素养。
三、重视学生素养同步提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素养活动
本学期开展的主要学生特色活动:
七年级:为了提高七年级学生对学习社会的兴趣和增强对中国地图的认识,感受祖国的辽阔和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,开展了中国地图绘画评比活动。
为了提高学生对《历史与社会》的学习兴趣和对巩固基础知识以适应当前的闭卷考试,开展了历史与社会基础知识竞赛评比活动。
八年级:举行评价历史人物演讲比赛,核心知识梳理比赛。为了顺利开展学生活动,召开课代表会议,充分动员和利用学生力量。
九年级:为了促进学生有效复习学会整理知识,举办了核心知识整理比赛。
这些学生特色活动的举办,提高了学生兴趣,锻炼了学生能力,深受学生欢迎。
教育改革,教学研究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永恒的主题。我们将在“学为中心”的教学工作中大胆探索,不断创新,使我们的教研工作更上一层楼。
思品教研组工作总结3本学期,根据区教研活动要求与学校实际,以市教学视导为契机,继续坚持以绿色指标为引领,以教学质量为中心,以“和谐发展教育”为理念,深入开展教学研究,充分发挥品社课的德育功能,继续落实教研主题“渗透‘两纲’,探索课程,有效教学”(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),积极探索,有益尝试,提升教研的质量,努力形成学科特色,促进品社学科教学的内涵发展。
一、主要工作
(一)认识课程
1、加强理论学习
认真学习教育理论,认识到《品德与社会》课程是活动型综合课程,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,使小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,更好地建立他们对品德与社会良好的态度与情感,培养、掌握学习的过程与方法,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。
通过学习交流区教研计划,要求全体品社老师一起定位自己的角色。在教研活动中学习了《课程标准及解读》中《课程标准对评价提出的要求》;两次理论学习《如何在品德与社会课中进行民族精神教育》和《怎样评价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质量》;观摩了课堂实录:二年级《9、小小一粒米》,并进行了交流;学科网络资源的搜索与共享;进行了学科评价标准的讨论与交流;参与了上理工集团联合教研组的活动。教师通过不断学习,更新观念,将理论联系实践,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科学可行的教育教学行为,从而适应时代的挑战。
2、注重教学常规
每月定时、定点、定内容、定主讲人地开展教研活动,加强理论探讨,交流工作体会,作好记录。
(二)实施课程
我们在实施品社课程的运用时注重三方面:
1、注重参加校内外听课活动;
2、注重充分利用教育阵地;
3、注重有效课堂,提高实效。
1、参加校内外听课活动
每位老师珍惜每学期一次的区教研活 ……此处隐藏11281个字……思品教研组工作总结13
时光飞逝,不知不觉本学期已经过去了。在这一学期,我们九年级社会思品备课组共开展集体备课活动6次,其中集体备课4次,青年教师磨课活动1次,名优教师示范课1次。基本上能够按时完成备课组计划。
我们的集体备课活动主要是针对考点,请相关老师做简要的分析,帮助全体老师在接下来的复习工作中更有效的开展,从容的应对第一次模拟考试。
4月份开展了一次年轻教师的磨课活动,上课教师为周佩佩老师,作为年轻教师,应该积极主动的承担教学活动的任务,并能够在每一次活动中吸取更多的经验教训,这对年轻教师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。
5月份开展了一次名优教师的示范课活动。我们组内的名优教师胡琼琼老师为我们开出了一堂精彩的复习课,张杰老师在临近中考前为我们做了一次深刻的经验交流。这为我们在接下来不到40天的时间里,更好地迎接中考做了重要的准备。
在接下来的时间里,我们备课组经过集体讨论,决定在短短的40天中,通过全组成员的共同努力,为中考做最后的冲刺。我们将开展一次专题活动,由组内7位老师针对中考的热点每人准备一节课,最后由组长汇总,资源共享。同时,我们将用三个星期的时间,由每位老师进行热点专题的展示活动课。此活动的目的可以达到多赢,能帮助学生更有效的应对中考的同时提高组内每位老师备课、上课的能力,还能为大组内其他老师提供经验。
思品教研组工作总结14教研组是学校落实教学工作,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,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基地,是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组织学期已到尾声,回顾这一学期的教研组工作,收获多多。在我们社会思品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下,不管从理念的更新还是教学实践,我们都取得了一定成绩。
一、进一步落实教学常规
学期初,我们全组开展了《XX市初中教学常规(20xx版)》的学习,通过学习进一步规范教师上课、听课、作业和辅导等教学行为,以规范促提高。并在期中进行了对全组教师新教学常规检查,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,进而从教学的常规工作入手提高教学质量。
从期末的教学常规检查来看,本组教师的教学常规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改进。经过本组老师的共同努力,我们也顺利通过了市教学常规的达标验收。
二、加强备课组活动,提高校本研训质量
以备课组为单位,通过“独立备课——备课组集体磨课——教研组研讨”的形式开展校本研训活动,提高校本研训质量。七年级老师围绕地图中的信息、八年级老师围绕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、九年级老师围绕中考疑难问题分别进行了交流与探讨。沙文清老师开出了《内战的爆发》,单鸳鸯老师开出了《改革开放的推进》,以此为例,展开了对历史事件的全面评论。董希成开设了《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复习》,张秀老师开设了《巩固新生政权》,朱小小老师开设了《和朋友在一起》,胡丽丹开设出了《唐的盛衰》,以此为例,展开了对历史事件的综合分析。同时,以备课组为单位,加强对试卷的研究,提高命题质量,完善对资料的收集、整理和交流,提高教学质量。
三、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,更新教学观念,提高教师的专业学科素养。
本学期,多位老师通过“走出去”,打开视野。如单鸳鸯、沙文清、沙海林、董希成老师报名参加了市、县的质量分析会、县核心素养的探讨;胡丽丹老师参加了县新教师骨干教师的各类培训;麻晓雷等老师参加了省平台培训培训和市“学为中心”的课堂教学研讨;。同时多次派教师参加兄弟学校“学为中心”的课堂研讨,如崇德实验中学,学习“学为中心”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,更新教学观念,强化问题意识,提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。
四、问题与不足
1、如何更好地调动教师的教研积极性?
2、对于教师的成长,是否可建立稳定的制度推进?如开课制度,反思评比?
2、学科组的教师队伍基本处于断层阶段,青黄不接。
思品教研组工作总结15回顾本学期工作,本教研组在学校各科室的领导下,社会思品组老师坚持以素质教育为目标,以新课程改革为核心,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,以学生发展为本,以教学常规为基础,钻研学法和教法,不断总结和反思教育教学工作。经过全组教师的共同努力,出色完成了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。现将教研组学期工作总结如下:
一、抓好常规工作:教师的教学工作,其实都是常规工作。把常规工作抓好、抓实,也就促进了教师工作的有效性。本学期教研组在常规落实方面,从备课、上课、作业批改几方面入手,做了如下工作:备课,备课组长检查教师的教学计划执行情况和检查超前备课的教案;主备教师要按照新课标和中考说明的要求认真研读教材文本,在广泛借鉴优秀教案的基础上,形成适合我校学生情况的学教案,并上传数字化校园资源库。每位教师在上课前针对本班再对学教案进行进一步修改,力争“教学有创新、课堂有亮点”;对课堂教学实践中的闪光点、不足之处及时进行记录、总结,形成教后反思;教后反思不少于教案总数的三分之一;七八年级教师的备课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下工夫,夯实基础并适度拓展;九年级是首轮新课改,备课要考虑《考试说明》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要求,精选练习,不增加学生的负担。上课,探索和完善以自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,结合学科特点,大胆放手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,教师讲课时间不超过35分钟,给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。作业,做到了全批全改,学生对错题及时进行订正,教师在学生订正后及时进行二次批改。备课组统一作业,把握作业量,七xxx年级作业当堂完成,不增加学生作业负担。
二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,向课堂要效益。本学期社政组围绕学校开展有效学习的研究,我们力争让课堂远离浮躁,体现灵性和发展,真正关注学生,同时飞扬教师的思想和激情。新课程呈现的是不确定的、动态的课堂,理念是新的,教材是新的,这种变化必然带来的是教师角色、教学方式、辅教手段、课堂评价等方面的转变,这种转变对课堂教学结构的触动是深层次的。在课堂上,我们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和综合能力的培养,严格要求学生,尊重学生,发扬教学民主,使学生学有所得,不断提高,保证每一节课的质量。
三、重视教学研究,不断提高理论水平。教研工作实在与否,将会直接影响教师业务水平的高低,将会直接影响教研组的生命力和综合实力。本学期我校承办了县学业考试质量分析会教学研讨活动。朱萍老师参加名优教师教学开放周课堂展示活动。我们探索以研究者的身份和心态置身于教学过程当中,尝试以研究者的视角和眼光,审视和分析教学中的各种问题,并在研究中,不断地发现问题、思考问题,力争解决问题,从中不断地增长知识、增长思考力和感悟力;我们不断在实践中用教育学、心理学理论以及新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,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学识修养,从而提高教学质量;通过组内公开课,听不同学科、不同学段老师的课,开阔我们的视野,感悟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,把一些好的经验、做法带入本组,带入课堂,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;在课后针对教学理念、教学方式、教学手段以及课堂目标的确定、教学环节的选择、学法指导的策略、师生互动的设计,甚至小到一个难点的突破、一个提问的设置等进行反思,来总结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。
文档为doc格式